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奮斗的夢想。應急管理系統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建,為人民而戰,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勇擔重任,加快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號角聲聲,使命催征。近日召開的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從九個方面部署2025年應急管理工作,每個方面都事關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我們要全面對標對表,制定落實方案,切實增強抓落實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主動性,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保駕護航。
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不管是人口規模巨大、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每一項都要求必須具備與之相應的體系和能力,以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但康莊大道并不等于一馬平川,尤其是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防范化解的矛盾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在此背景下,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迫在眉睫,既是一項緊迫任務,又是一項長期任務。我們對此要保持清醒認識,發揚斗爭精神,自覺把2025年應急管理工作置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發力基層,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需要我們立足當前,掃除眼前的問題隱患,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安全環境。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探索建立預警信息發布評估機制,提升“三斷”等極端條件下的應急保障能力等,都是擺在眼前的任務。因為災害事故隨時可能發生,我們必須以扎實消險除患的“確定性”,應對災害事故的“不確定性”。針對眼前的各類問題,找準發力點和突破口,落實好防范化解風險的各項舉措,增強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把“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轉化為“事事心中有底”的執行力,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以當下每一天、每一刻的安全保障中國式現代化闊步前行。
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需要我們著眼長遠,統籌推動解決制約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的深層次問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塑造久安之勢。防風險、化危機,需要各級各部門各盡其責、互相補臺,尤其是應急狀態下,要確保職責明晰、協同高效,這就要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同時,加強應急救援隊伍規范化建設,建強大國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建強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構建多元化應急救援力量體系,以及加快推進應急管理法制化進程,都是利長遠、治根本的舉措。要迎難而上,順應形勢,結合實際制定好實施措施,增強政策前瞻性、全局性,以當前促長遠,以重點帶全局,從根本上、長遠上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需要我們發力基層,眼睛向下,筑牢應急管理第一道防線,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夯實安全之基。基層處于防范和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最前沿、第一線,是防止“小險變大險、小災變大災”的關鍵環節。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做實做細基層工作,因地制宜推行應消合一、隊站一體工作模式,完善“防消聯勤”工作機制等,大力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要借助科技強國建設的東風,加大應急管理關鍵領域科研攻關力度,把防范安全風險的科技成果運用到礦山、?;返壬a一線,推動科技賦能向基層下沉,提升基層應急管理現代化水平。要健全完善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大力發展群防群治力量,提升全社會安全素質和應急能力,讓風險化解在基層、隱患消除在基層,以應急管理基層基礎的堅如磐石護航中國式現代化乘風破浪。
今天的中國,高質量發展昂首闊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如火如荼。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全保證,加快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緊迫性和必要性愈加凸顯。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干字當頭、奮發有為,把改革抓在手上,把舉措落到實處,以釘釘子精神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努力以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新成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