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分析人士稱,代糖產量彌補白糖供應綽綽有余
6月5日晚,中國糖業協會發布統計數據,本年度白糖生產期結束,減產59萬噸。業內預計,今年白糖供應缺口約為700萬噸,然而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白糖期貨主力合約自5月25日見頂后持續回落,各合約存在較顯著的近遠月合約價格倒掛現象,表明市場看淡白糖后市。
為何今年白糖供應缺口約為700萬噸,卻出現近遠月合約價格明顯倒掛?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大力發展多種代糖產品,已形成替代效應,在彌補白糖供應缺口的同時,還大量出口海外。分析人士預計,隨著國內代糖產能加速釋放,國際國內白糖后市價格均將震蕩回落。
糖價依然回落
據中國糖業協會產銷數據,我國2022/23年制糖期(以下簡稱“本制糖期”)截至2023年5月底,食糖生產已全部結束。本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897萬噸,比上個制糖期減少59萬噸。全國累計銷售食糖625萬噸,同比增加88萬噸;累計銷糖率69.7%,同比增加13.3個百分點。全國制糖工業企業成品白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5979元/噸,同比回升214元/噸。2023年5月份,成品白糖平均銷售價格6518元/噸。
5月25日,南寧糖業在互動平臺回應糖價問題稱,根據以往數據,中國食糖年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消費量在1500萬噸左右,有400萬噸至600萬噸缺口(記者采用業內預計數據今年白糖供應缺口約700萬噸)。
此前,業內普遍認為,國內消費復蘇加速,國際國內主要產糖區氣候異常是當前白糖供應缺口擴大的主要原因。然而,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白糖主力期貨合約自5月23日見頂于7202元/噸后一路回調,截至6月6日下午3時收盤已跌至6784元/噸。同時,白糖期貨各月合約呈現明顯價格倒掛,白糖307合約與白糖405合約之間存在660元/噸的倒掛差價,這意味著市場看淡白糖后市。
對于上述情況,財信期貨投資服務中心負責人蘇斌表示:“部分白糖并沒有流入消費市場,而是囤積在中間商手中,處于空轉狀態,變成‘社會隱形庫存’。一旦白糖期貨現貨價格上漲乏力,中間商就會拋出獲利,造成白糖價格見頂回落。業內曾普遍預計巴西榨季白糖產量嚴重不達預期,但是近期巴西生產進度高昂,到港船只加速運行,部分抵消了此前的市場悲觀預期。而國內多家企業新建代糖產能正陸續釋放,在替代白糖的同時,快速彌補白糖供應缺口。綜合上述因素,預計白糖期貨現貨價格后續將震蕩回落。”
代糖產能釋放
代糖品作為替代白糖的甜味劑,種類繁多且來源廣泛,可粗略分為高、中、低倍甜味劑。當前,高倍甜味劑主要為化學甜味劑,應用場景受到一定限制,其產能持續收縮。中倍甜味劑以淀粉糖漿為主,中國玉米、小麥、稻米價格穩定,種植進度加快,以上述作物淀粉為原料的糖漿已在市面上廣泛使用,其產能較為穩定。低倍甜味劑來自天然無糖作物,主打健康概念,已受到食品、飲料加工企業的高度重視,其產能正處于快速發展期。
騰江投資首席研究員毛騰江向記者表示:“由于國內存在數額較大的糖漿產能,‘白糖景氣周期’觀點值得商榷。就我們做過的調研來看,玉米糖漿、果糖糖漿、大米糖漿、麥芽糖漿等產能充足,原料豐富,價格與白糖相比更有優勢,彌補上述白糖供應缺口不成問題。而且玉米糖漿生產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完全自動化,單套設備僅為60萬元左右,是國內玉帶地區農民創收致富的好幫手。”
華康股份、佳禾食品、百龍創園、保齡寶等多家上市公司報告旗下擁有淀粉糖漿產能。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力發展淀粉糖漿的同時,上述公司也在積極發掘低倍甜味劑市場,并主打天然甜味劑領域。在山梨糖醇、赤蘚糖醇、海藻糖等代糖產品陸續面市之后,又有阿洛酮糖悄然走紅,成為代糖家族的新晉成員。百龍創園、保齡寶、三元生物、金禾實業等公司已提前布局阿洛酮糖。其中,三元生物已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阿洛酮糖項目,主要銷往美國、南非等地。
毛騰江介紹:“低倍甜味劑市場的技術競爭比較激烈,新品往往在若干指標上獨具優勢,一旦面市銷售就會迅速取代已有產品,加速現有產能出清,加快產品迭代更替。目前,赤蘚糖醇等代糖產品價格一路下滑,正倒逼低倍甜味劑生產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加快研發。在消費者對健康、口感、成本、外觀、保存等的多元化訴求驅動下,性價比更高的淀粉糖漿產品和主打健康訴求的低倍甜味劑產品正對白糖發起加速替代。”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