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作爱色网免费,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无码中文久久精品无码中文

廣西來賓糖業全鏈轉型持續向新

Date:2024-11-25 17:10:35Hits:0

眼下的廣西來賓市,蔗海茫茫。隨著新榨季首批甘蔗進廠入榨,豐收、忙碌的一幕又在桂中大地呈現。這個為全國貢獻了超過一成食糖的城市,甘蔗年年種,產業年年新。在過去一年,從甘蔗地到車間,一片新意濃濃,帶來了甜蜜升級。

共釀共享

據了解,來賓市目前有蔗農13.2萬戶、甘蔗種植面積182.12萬畝,2024/2025榨季預估壓榨量超950萬噸。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產業增值,是甜蜜產業鏈上共同的期盼。一個更加緊密的共釀共享利益機制,保障著來賓龐大的蔗糖生產系統高效有序運轉。

甘蔗生產是來賓最早實施訂單農業的領域之一。不用為銷售發愁,價格保底,作為利益聯結機制重要組成部分的訂單農業有效地保護了蔗農的種植積極性。2024/2025榨季,全市訂單合同簽訂率達99.8%,糖料蔗訂單農業基本實現全覆蓋。

為確保蔗農持續增收,運行了數十年的糖料蔗購銷訂單農業在來賓深化改革,即構建蔗價與糖價掛鉤聯動二次結算機制。“我們在2023/2024榨季實施‘首付價+糖價’聯動機制,當市場糖價高于基準價時,按6%的聯動系數支付給蔗農。該榨季全市蔗農共享受了1.58億元糖價上漲二次結算帶來的收益。”來賓市糖業發展局局長李晨說。

李晨介紹,來賓市已構建“政府+蔗農+糖企+N”多方聯動聯農帶農富農緊密聯結利益機制,其中包括村企農利益聯結機制。企業對積極動員發展糖料蔗種植的村級村民合作社給予獎勵,2023/2024榨季為全市有蔗村級集體帶來年均收入400多萬元,屯級村民合作社年均增加收入240萬元。

此外,來賓市還鼓勵建立“制糖企業+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村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推動蔗葉綜合利用;鼓勵糖企通過土地流轉、訂單農業等方式,與蔗農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規模化種植和集約化經營。

“公司積極與蔗農構建利益共同體,在濾泥還田增肥、農資購買補助、種蔗技術扶持等方面提供幫助,其中對‘水肥一體化’建設,公司給予每畝100元補助。”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羅斌說。

據統計,來賓市糖料蔗種植面積由2020年的173.05萬畝增長到2024年182.12萬畝,增長5.24%,守住了“糖料蔗保護區面積不減少、種植面積不減少”底線。2023/2024榨季,全市蔗農13.2萬戶52萬人,種蔗收入50.2億元,同比增加22億元,蔗農人均種蔗收入9650元以上。

數字轉型

來到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雙高”糖料蔗基地,記者看到,在“良種+粉垅(深耕、深松)+滴灌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N”綜合集成技術的應用下,傳統的甘蔗種植方式正脫胎換骨。

對于來賓來說,水是影響甘蔗品質產量的重要因素。隨著桂中治旱樂灘引水灌區工程通水,來賓市推進糖料蔗生產水肥一體化基地建設片區面積達33.79萬畝。

“實施水肥一體化滴灌后,水利用率可達95%,節省肥料用量超30%。預計今年甘蔗畝產量將超8噸,畝產值增加1000元以上。”興賓區橋鞏鎮岜山村甘蔗種植大戶蘭海雷說。

氣象技術的應用,也在改變著看天吃飯的局面。在黃安“雙高”糖料蔗基地,自動氣象監測站、農田小氣候觀測站、氣象電子顯示智能終端等氣象設施,使蔗區蔗農通過有關公眾號就能隨時隨地獲得精準氣象信息。

通過聚焦“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技”實施五大創新提升工程,來賓市持續加大對甘蔗種植基地這個“第一車間”的建設。在良種方面,今年來賓糖料蔗良種繁育基地達2萬畝,年脫毒種苗供應能力達30萬畝,糖料蔗優良品種種植率達99%。

一直以來,機械化收割進展緩慢是制約蔗糖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至今,來賓市累計補貼糖料蔗機械化耕作資金3.92億元,實現種植成本畝降本增收110元。

廣西來賓東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林偉民告訴記者,由于來賓甘蔗地多在丘陵地帶,加上臺風易造成倒伏,蔗農擔憂高損耗、碾壓蔗地影響宿根年限等因素,目前大型聯合機械化收割率只有5%左右。為解決上述問題,來賓市正推廣分步式機收,將砍下的甘蔗集中到機收點,進行進料、切段、除雜等工序。“大型聯合收割和分步式機收并行互補的發展路線較符合來賓的實際,可根據地形及種植特點靈活實施。”林偉民說。

在去年建成36個分步式機收點的基礎上,來賓市今年計劃再建30余個分步式機收點。來賓市農機中心副主任樊占強說,分步式機收每畝能降低砍收成本200元左右,還有助于蔗葉資源化利用。

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來賓市傳統的甘蔗生產也向數字化轉型。來賓“糖業云”大數據平臺建成政府監測平臺、工業數字化轉型平臺、農業數字化轉型平臺,收集整理涉糖涉蔗數據400多萬條,實現了從耕種管收到運輸的全鏈條數字化管理。“現在蔗農在手機上就能看到訂單和補貼的情況。”來賓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張新貴說。

綜合利用

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反哺“第一車間”的投入加大,蔗糖加工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為消化這一壓力,來賓的蔗糖生產企業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推動制糖及綜合利用發展實現新突破。

在鳳凰糖廠綜合利用產品展示廳,甘蔗渣、糖蜜等副產品生產成為生活用紙、可降解環保新餐具、酵母和酵母抽提物等。

據了解,來賓市蔗渣和糖蜜的循環利用率均達100%。來賓市已引進自然降解環保餐具、包裝紙等生產企業17家,建成全國利用蔗渣生產環保餐具最大基地;引進全球酵母生產行業龍頭企業,以糖蜜為原料生產高活性酵母及其抽提物。

此外,來賓每年有35萬噸濾泥腐熟用于還田和肥料加工,促進耕地質量提升30萬畝以上,助農降本增收1.5億元。蔗葉飼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利用也取得較大進展,2023/2024榨季全市蔗葉綜合利用率達84.72%。

目前,來賓市已打造蔗渣、糖蜜、濾泥、蔗葉等5條較為完整、科技含量較高的糖業循環經濟產業鏈。2023/2024榨季,制糖及綜合利用產值140億元以上。

“甘蔗生產綜合利用已進行多年,如今已研發出100多種副產品,目前成熟生產的有30多種,未來將繼續研發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廣西來賓東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唐斌兵說。

走進來賓市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糖蜜味和醬油香撲鼻而來。“我們主要用糖蜜生產焦糖色、調味品等產品,進一步延長了來賓甘蔗產業的產業鏈。”該公司企管部經理兼總經辦主任陸權芳說。

技改是推動來賓蔗糖產業持續向新的重要動力。從1989年建廠至今,鳳凰糖廠經過五次技術改造,現日榨能力達1.2萬噸。在鳳凰糖廠數智控制中心,傳統甘蔗生產線被“搬”到了顯示屏上,實現了可視化、精細化、標準化生產流程控制。

“公司投入近1億元建設的爐機電一體化綜合檢測與控制系統、煮糖數智化控制系統等項目于新榨季投入使用,由此實現全自動化控制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唐斌兵說。

據統計,2017年以來,來賓市累計實施制糖及綜合利用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技術改造項目52個,總投資達18億元,建立制糖及綜合利用自治區創新平臺技術中心4個,建成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工廠8家,工業制造業綠色產品8個,培育發展糖深加工及副產品綜合利用規上企業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