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食品行業蓬勃發展,這為冷鏈物流行業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而與海運、空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相比,鐵路冷鏈運輸具備縮短運輸時間、增加貨物容量、提升安全性能等諸多優勢。
中國是農牧業生產大國及易腐食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冷鏈市場潛力巨大。國內冷鏈物流市場主要冷藏產品大體包括水產品、肉、蛋、奶及其制品、蔬菜、水果、鮮花等冷鮮貨物以及某些特殊商品,如醫藥品、化學品等。
冷鏈貨種品類繁多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蔬菜產量70,346.72萬噸,水果產量(包括園林水果和瓜果類產量)25,688.35萬噸,水產品總產量為6,457.66萬噸,肉類產量為8,624.63萬噸(其中豬肉產量達到5,403.74萬噸,牛肉產量達到644.06萬噸,羊肉產量達475.07萬噸),牛奶產量3074萬噸,禽蛋產量達到3,128.28萬噸。這些超過億萬噸的食品需要通過冷藏運輸滿足消費者需求。
冷鏈貨物具有種類多、涉及范圍廣、分布區域散、一次運輸體量小等特點,在倉儲、運輸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在參考《冷鏈物流分類與基本要求》(GB/T28577-2012)的基礎上,確定鐵路冷鏈物流研究對象主要分為為肉類、水產品、蔬菜、水果、速凍食品、飲品、乳制品及化工品(需保溫)共八大類。
有數據預測,預計到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700億元,年復合增速將超過20%。這也讓包括阿里、京東、順豐在內的零售、物流巨頭開始爭相加碼這一賽道。其實,鐵路冷鏈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冷鏈運輸需求各異
上述冷鏈貨種均可作為鐵路冷鏈物流的目標貨源,但鐵路需從冷藏貨物運輸需求和鐵路冷鏈供給特征兩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身冷鏈運輸的貨種。
在冷藏貨物運輸需求方面,以下兩點需要考慮。第一,溫度需求。冷藏貨物按運輸溫度可劃分為深冷、普冷、高溫保鮮三大類。深冷貨物主要包括冰淇淋、雪糕、水餃、湯圓等速凍食品以及部分水產品,對運輸質量要求較高,溫度應保持在-18℃以下,貨物附加值較高,價格承受力強;普冷貨物如凍肉、冰鮮水產品,溫度一般在-18℃~0℃,有一定的價格承受力但不如深冷貨物;高溫保鮮貨物主要是水果、蔬菜,溫度范圍為0℃~10℃,此類貨物總體運輸需求量較大,但價格承受能力低。
第二,時效要求。市場競爭使人們對冷凍產品的品質、時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已經成為冷藏貨物運輸的首選要求。
然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對食品消費觀念的轉變,冷鏈物流的需求在急速增長的同時也展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首先,向小批量、多品種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易腐貨物供銷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大批量的計劃購銷轉為個體經銷,由計劃采購轉為按市場需求供應。經銷商直接從農戶或市場上采購,又直接銷售給消費者或另一個經銷商,為降低風險,每次運輸的批量少,而品種多樣化。經銷方式的多元化使運輸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多品種、多檔次貨物構成必然會使運輸需求向多樣化、多層次、網格化方向發展,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種的運輸需求使鐵路冷藏運輸的組織工作變得更加復雜。
其次,冷加工食品運量少。由于目前我國食品加工業比較落后,速凍與冷卻的水果、蔬菜運量很小。同時,由于消費觀念、凍品外觀與衛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城市居民更喜歡鮮肉、活魚,因而城市郊區發展豬場、魚塘可基本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這些變化使四川、湖南等地的許多肉聯廠相繼倒閉或轉產,凍肉、凍魚的鐵路長途運量越來越少。
再次,運輸流向發生變化。隨著溫室栽培技術的進步與推廣,北方地區寒冷季節的蔬菜自給能力增長較快,因而外購產品的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而使鐵路“南菜(果)北運”的運量減少。傳統上是蔬菜外購地區的甘肅等地,近年來蔬菜生產發展較快,已逐步成為“西菜東運”的重要基地。大部分傳統需輸入果蔬的省份近幾年也大量外運蔬菜。
鐵路冷鏈優勢明顯
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鐵路冷鏈運輸優勢明顯,如運能運量大,適合大批量貨物運輸;適于中遠距離運輸,特別是對公路運輸不易到達的偏遠地區具有優勢;冷藏運輸設備基礎雄厚,并成立專業化管理公司;信譽較好,安全性較高;運價低,價格優勢突出等。
綜上所述,公路由于其快捷靈活和能實現門到門運輸的優勢,在蔬菜、水果及高附加值貨物的中短途冷藏運輸中占有明顯優勢。因此,鐵路發展冷藏運輸應揚長避短,找準市場定位,大力發展深冷、高附加值貨物的中長途運輸,大宗貨物、低附加值冷藏貨物的長距離運輸,以及時效性要求不高但更注重安全性的貨物運輸。
其中,需深冷的水產品、各種冷藏調理食品、冷飲、乳制品等貨物,都是鐵路冷藏運輸發展應力爭的市場目標;而速凍食品由于其常年供應、季節性不強、對運輸周期要求不高的特點,非常適合鐵路冷藏運輸。
未來,隨著科學研究、工業技術、生物技術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物品需要通過低溫冷藏容器進行高品質運輸,因此新鮮果蔬、醫藥品、化學品也可考慮作為今后鐵路冷鏈物流服務的貨源之一。
轉自:中國物流與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