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批經上海水路運輸轉關至武漢,再由鐵路運輸轉關至成都的外貿箱在武漢新港海關監裝下完成裝車作業,將搭乘鐵路天天班轉運至成都清關,這標志著武漢陽邏國際港正式打通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長江中游核心樞紐作用進一步凸現。
陽邏鐵水聯運一期工程于2017年12月28日建成投用,實現了鐵路進港的“零突破”;2018年3月20日開啟常態化運營后,陸續開辟了經陽邏中轉的“上海一武漢一川渝”及“上海一武漢一陜西、新疆”鐵水聯運雙向內貿聯運通道。因武漢鐵水聯運示范基地不具備外貿箱轉運功能,以往的外貿箱通常由上海直接通過水路運輸至重慶果園港或者瀘州港清關,再公路運輸至成都,運輸時間近一個月。如果外貿箱由上海全程鐵路成公路轉運至成都,運輸成本更為昂貴。
今年以來,武漢海關根據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更大力度推動高水平開放,跑出開放加速度,提升湖北外向度”的工作部署,以“大調研,優服務;推改革,促創新”兩大行動為總思路,著力改革創新,優化服務,多次到陽邏鐵水聯運示范基地調研,充分了解市場需求以及鐵水聯運的巨大潛力和成本優勢。5月,武漢新港海關加強同上海、成都等兄弟海關的聯系溝通,召集相關企業共同研究,對涉及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即水運碼頭到鐵路場站)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物流監管方案,打造物暢其流、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
據鐵水聯運示范基地經營方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鐵水聯運打通后,由上海至成都全程運輸時間約為11天,比原來節省約14天左右,運輸費用基本持平。預計每年經陽邏國際港轉運的外貿箱將達到3萬箱,后期根據市場需求,將陸續開通西北方向外貿聯運通道,市場潛力巨大。
武漢新港海關負責人介紹,“鐵水聯運”打通后,陽邏國際港將成為推動陸海聯運、東西互濟,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聯運節點,外貿箱中轉將成為陽邏國際港外貿業務新的增長板。武漢新港海關將繼續創新智能化監管方式,積極支持企業進一步精筒環節、流程、成本等,優化服務,助推企業降本增效,促進武漢陽邏國際港中部區位優勢“優勢更優,開放更開”,全方位助力湖北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轉自:中國物流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