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19集裝箱多式聯運亞洲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交通運輸部原部長、黨組書記李盛霖,國際集裝箱箱東協會主席(COA)Brian Darnoskwi,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楊洪義,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黃田化,英國英富曼公司項目總監Sophie,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牧原,上海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多式聯運分會會長劉建堂等出席了開幕式及《中國集裝箱與多式聯運發展報告(2018)》發布會。
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黨組成員孫云飛出席并參觀展會。東方國際集裝箱、佛羅倫、中遠關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新世紀標志(深圳)有限公司等中遠海運集團下屬企業亮相展會。
當天,《中國集裝箱與多式聯運發展報告(2018)》在展會現場發布。
報告指出,過去40年,全球集裝箱生產經過四次產業轉移。20世紀60年代,美國、歐洲是世界集裝箱的主要生產地;20世紀70年代,日本成為世界集裝箱制造中心;20世紀80年代,韓國占據世界集裝箱制造“霸主”地位,占據世界產量85%;20世紀90年代,集裝箱主要產地向中國大陸、印度、馬來西亞和泰國轉移,1993年中國集裝箱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一直保持世界中心地位。集裝箱行業是全球標準化最高的行業之一,規模化生產的成本優勢、訂單的快速響應能力、上游供應鏈的配套能力、進出口貨量的優勢、集裝箱中轉港的樞紐優勢,共同構成集裝箱行業世界中心的關鍵要素。近些年中國多式聯運的提速發展,給中國集裝箱行業帶來新的機遇。“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積極推動新的國際合作市場、新的物流通道建設,為中國集裝箱行業和多式聯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8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為2.01億TEU,同比增長4.46%;中國集裝箱全年產量約425萬TEU,同比增長約12%,創歷史最高水平,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約96.1%。
“集裝箱作為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行業,其技術儲備能力、智能化制造能力、新市場開發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是行業下一步競爭的分水嶺。” 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牧原指出,企業需要關注集裝箱生產發展的六大趨勢:國際市場總體保持平穩、內貿銷售市場繼續增長、專業市場需求持續放大、集裝箱箱型更加多元化、綠色生產趨勢更加明顯、智能生產水平不斷增加。
2018年,中國多式聯運呈現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內貿運輸以“散改集”為突破口快速增長,駝背運輸、公鐵兩用車、智能空軌系統等新裝備新技術帶動下的多元化多式聯運形態和服務開始起步。鐵路系統全線發力,成為多式聯運的主力軍。港口、航空、水運和公路把多式聯運作為業務創新與市場擴張的戰略突破口。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51億TEU,增長5.2%;鐵路集裝箱發送量1375.1萬TEU,增長33.4%;鐵路集裝箱運量占鐵路總運量由5.46%上升至7.16%,但比重遠遠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地區;中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450萬TEU,占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1.8%;中歐班列開行6363列,增長73%。
“未來三年我國多式聯運將大幅攀升。”李牧原表示,區域一體化帶來更多政策紅利、跨界合作平臺型企業增加、技術裝備創新不斷涌現、樞紐與通道驅動下的規則與標準逐步建立等發展趨勢正推動中國多式聯運進入全面發展時期。
轉自:?中華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