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作爱色网免费,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无码中文久久精品无码中文

現代供應鏈發展迎來政策春風

Date:2018-6-19 14:13:53Hits:53


今年4月,《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號)發布后,5月28日,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18年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通知》,此次中央財政重點明確了采用政府補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實質性的支持型政策,一波波利好傳出,如一夜春風帶動城市消費品供應鏈提升,標志著傳統流通領域的散、亂、小向標準化、智能化、協同化、綠色化的現代流通供應鏈體系轉型正式拉開序幕。

繼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今年4月,《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號)發布后,5月28日,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18年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通知》,此次中央財政重點明確了采用政府補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實質性的支持型政策,一波波利好傳出,如一夜春風帶動城市消費品供應鏈提升,標志著傳統流通領域的散、亂、小向標準化、智能化、協同化、綠色化的現代流通供應鏈體系轉型正式拉開序幕?

現代供應鏈的價值何在?

數據顯示,我國社會化供應鏈成本占到GDP的18%左右,歐洲和美國占比為7%~8%,而日本卻低至5%~6%,流通領域由4家綜合商社服務了80%以上的市場。我國正處于從“高成本、高增長”向“低成本、中高速增長”轉變的關鍵階段,環境、資源約束,土地、人工、資金要素的成本也在上升,企業一方面要投入研發,進行產品升級,同時要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滿足需求,但不得不面對中國傳統流通領域低效、高成本的分銷現狀,快速消費品領域分銷渠道成本長期維持在30%~50%以上。

同時,現階段的主力消費人群崇尚快工作、慢生活,原有的大商場、大陳列的銷售預測導向已經和消費需求的個性化、隨機化、及時化格格不入,預售、個性定制、當日送達悄然成為消費的主流特征,唯有通過優質供應鏈服務,提高協同效益,企業成本才會得到合理控制,消費需求多樣性和及時性也會得到滿足。

供應鏈核心就是跨行業、跨企業的協同整合,既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各環節的協同效益,也有利于打通生產和消費的環節,促進供需匹配,優化配置,聯合供應鏈上下游,共同通過供應鏈提高效率、改善效益。 

此次國家優先從消費品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城市入手,一方面是城市流通領域消費量大、覆蓋人群多,另一方面城市流通供應鏈領域減少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的空間大。此次利好政策,提出了庫存周轉、分銷成本、訂單滿足率、產品質量等一系列可衡量可轉化為社會效率提升的指標及改善目標,可謂真抓實干。同樣對于在現代流通供應鏈不斷探索的行業及企業,給予強有力的信心和支持。

那么哪些行業和企業會成為重點扶持對象呢?具備標準化共享化基地服務;使用統一要求流通的周轉工具;構建規范標準、智能化信息共享平臺;采用綠色技術提高供應鏈綠色化水平;運用供應鏈管理模式升級傳統行業。其中,在共享物流基地資源及流通資源上,率先布局的典型企業有鮮易供應鏈、傳化智慧物流港,通過在區域基地整合和共享資源,提升流通配送效率,并配套相關增值服務。 

現代流通供應鏈服務體系正在形成

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出臺及完善,供應鏈迎來歷史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新流通領域的創新發展正走向世界前列,以線上線下融合的現代流通供應鏈服務體系正在形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供應鏈管理與服務的典型代表企業之一怡亞通,作為中國供應鏈行業的第一家上市企業,已在供應鏈服務領域創新發展了21年,早在8年前就開始加快探索與積累、積極參與流通供應鏈行業的變革。目前在全國近320個城市構建流通行業新生態,承接全國各大商超、中小連鎖加盟及普通商店的集采、集配,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實體收入,實現快速響應及效率提升;并通過供應鏈管理模式全面推進供應鏈服務、全球采銷、資本金融、產業孵化的新流通綜合商社建立。

以商業發達、寸土寸金的香港為例,原有超市上萬種產品、上千供應商,每天超市需要面對門店配送和總倉配送數以百計,每個品牌都送自己的產品,造成服務成本、配送效率、響應速度等大量問題,通過引入現代供應鏈管理理念,借助先進的信息系統優化供應鏈環節,取消超市自有倉庫,實現貨物集采集收、統倉統配等方式,減少供應商和超市溝通成本,不斷提高城配效率,減少流通成本,緩解交通壓力,減輕環境污染,快速滿足消費需求,助力“綠色城市”建設。這對于此次政策涉及的重點城市流通領域供應鏈分銷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轉自: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臺